福书网 > 同人 > 我用中华美食称霸北美 > 第116章 二龙戏珠

第116章 二龙戏珠(1 / 2)

第116章 二龙戏珠

“这盘菜……”英国籍评委玛蒂拉在尝完后表情复杂, 停顿了下,在众人的关注中,点头道:“无可挑剔……”

“噢?……!!”现场传来一阵起哄或是惊讶的声响。

“无可挑剔?认真的吗?马蒂拉小姐。”亨瑞略感惊讶, “各方面都无可挑剔?”

马蒂拉思索着皱了下眉:“嗯……摆盘创意独特, 和菜品融合度很高。营养方面,清淡而不失营养,食材多样, 搭配均匀。至于味道……海胆和山珍以及豆腐完美搭配, 极为鲜美。仿佛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我想你还没尝, 如果你尝完,会发现我是对的。”

“哦?那要好好尝尝.”亨瑞拿起调羹, 颇感兴趣的崴起一勺, 不紧不慢的放入了口中。他缓缓咀嚼, 细细品味。半响后,嘴角轻弯,说道,“这菜,的确标新立异。但两年前我去过中国, 也吃过一些砂锅菜。但在我印象里,中餐文化喜欢将菜盛在大容器里端上桌。而今天,步小姐的菜品全部用了分餐制,甚至这种砂锅菜也用了小器具,分开呈现。这样操作,不知道是否有些刻意迎合, 而违背了中餐的精髓和传统呢。”

这个问题和菜品味道没有太大关系, 但却极为尖锐。而步悠然因为还在后厨忙碌,无法为自己做出辩解。若是没人回应, 成为一道‘令人深思’的开放式话题,那显然对中餐厨师是不利的。

就在这时,秦风拿起了麦克风。他嘴角轻弯,语气平和,却透着强烈的自信,说道:“亨瑞先生的问题很尖锐,但中华文明有几千年历史,千年来文化习俗不断更叠,在唐朝及之前,中国古人采用的并不是合餐制,而是流行的正是‘分餐’。那时候,人们席地而坐,每人都拥有一个食案,分餐而食。如今在古装剧里,我们还能很直观的看到这种就餐场景。而合餐制是在唐朝后才因民族融合等原因,慢慢演变而成的。所以,分餐并不代表违背了中华文明……”

秦风娓娓而谈,人们自然听的津津有味。这档美食节目瞬间演变为历史文化类节目,但却让人没有丝毫违和感。大唐文化世界文明。不少人频频点头,顿时觉得这道‘砂锅海胆八珍豆腐’更加高大上了。

“哦,这样看来,中国分餐的历史很久远了。”

“没错。其实我对唐朝文化也蛮感兴趣的。虽然我爷爷那辈就到了国外,但他每年过年的时候都穿唐装。”

“我隔两年就会被父母送回国参加寻根夏令营。我家在中国也属于少数民族,但我们寨子里的习俗和语言,在我们海外的家也一直在延续。讲真,在国外看到祖上的文化,很亲切。”

“哎?你知道这位秦风先生是谁吗?”

“他不是餐饮巨头的继承人吗?虽然不是厨师,但也代表了餐饮公司的立场,不能算完全外行。”

“呵呵。据说他是作家,新起之秀。在国内出了几本作品了。”

“是吗?怪不得。感觉他文学功底不错。”

“更为神奇的是,他十岁左右就离开了中国。如今能用中文写出风靡的作品。实在不容易啊!”

“没错,没错。据说他真正的职业是科技公司高级工程师。不对,不对,是高管吧?反正很牛的。”

大众评委区以及电视机前不少观众开始议论纷纷……

同时,秦风对分餐式的解读,也几乎打消了这条质疑对步悠然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中餐经营们进一步的思考。有些头脑灵活的中餐经营者马上有了新思路。

盛唐文化闻名全球,为何不在自家餐厅推广唐代餐具呢?不仅有历史特色,还能因地制宜,符合外国人分餐制的习俗。客户是上帝,能让自身文化与客人需求相融合,绝对是双赢呀。

凭借这个思路,有些海外餐厅老板立即打开了某宝销售平台,开启了搜索‘古代食盒’、‘古代食案’……

此时的后厨,正是忙的热火朝天。步悠然无暇关注前厅的讨论,而是在专心做她的第三道菜‘二龙戏珠’。这道菜,是海胆炒饭配水饺,步悠然将两种海胆主食放在一起搭配,体现口味多样性。

海胆炒饭是一道传统食物。海胆配少量姜蓉提鲜,上锅炒散,直至略有焦糊感。土鸡蛋打散,同样炒熟。再取几根芥兰,略炒,保持清脆感。

然后,再将翻炒米饭,并将炒好的几种食材入锅混合,略加一点酱油调味。这道炒饭就完成了。

表面看,这菜并无惊奇之处,但好吃与否完全掌握在了火候之中。米饭颗颗金黄,与食材完全融合,堪称精品。以前,在寻道阁餐厅,步悠然做的蛋炒饭很受欢迎,早就在食客中间风靡不已,如今电视机前的食客们在看到这份加了海胆黄的炒饭后,记忆中那让人魂牵梦绕的味道瞬间就闯进了心头。而且,这可是加了海胆的炒米饭啊!看上去更加金光诱人,让人欲罢不能。

可是,不管怎样流口水,此时却吃不到啊。这种折磨人的感受真叫人难受!

最新小说: 我用中华美食称霸北美 冰雪映象3·逐鹿[花滑] 赞助人[娱乐圈] 谁来剪月光 综影视之长乐 盘点历史谎言,从朱棣吃猪粑粑开始 我在清初的那些年[清穿] 导演她说了,不要在咒术界拍戏 如果江鱼爱豆米 千手归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