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茨见她初来殷勤,又是做惯的,自己初来乍到未免胆怯,有个冯家人说话也是好的。于是将人收了下来。
可这个冯家丫鬟,拿着贾家的前替冯家做事,做事不上心不说,分明就是个不老实的!
楚茨伸个懒腰,药是不能喝的,下床来,将药泼在棱窗外的芭蕉树下。
贾家的日子不知道比冯家的要好多少倍。
刚回家时,娘就给了她一百两银子,让她尽管花,不够了再找她要。贾茨是个有福同享的人,当即就分了五十两给冯文。她没有什么开销,吃在府上,不需要她采买,只需要让人吩咐一下厨房;穿,她娘已经找了绣娘,给她做了当季要穿的衣服,足足有十六套;住就不用说,他们夫妻单独一个十几个房间的大院子;出门有马车代步。
甚至她还有自己的书房,娘给她请了女夫子,每日教她半日的书写和算学。
吃穿住行学,不可谓不周到,这样的生活是贾茨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而她手里的五十两银子除去借给冯家的亲戚外,还剩三十两。这些钱,对于平常的小户人家,比如冯家,可能就是几辈人的积蓄了。但是,对于眼下要办的事,却是有些不够看了,还得想办法。
中午没吃药的楚茨感觉精神好了一些,让女夫子过来教学。从女夫子出走出来,上午那个冯家丫鬟已经在一旁等候了,在外人面前从来是一副乖巧的模样,就欺负原主没见过世面。
楚茨没有计较。可当她用完茶点时,冯家丫鬟又端了一碗药过来了。
这就不能忍了。
“小姐,这是冯大哥花了大价钱才找来的方子熬煮的药,说是好些人吃了以后,不到三个月……”冯家丫鬟看了看楚茨身后的两个丫鬟,吞吞吐吐说了出来:“不到三月就有孕了。”
为了劝她吃药,嘴倒是乖巧一点了。
“会识字吗?”
冯家丫鬟小公鸡似的擡头应答,“会!”又骄傲地说道:“以前我的东家可是书香门第之家,那小姐最是知书懂礼,每日我让我们这些服侍她的丫鬟学一会儿字……”
“说主子的丫鬟可不能给她丢脸。”余光还斜睨着楚茨,看不起她这个暴发富主子的模样。
楚茨冷语道:“去将书房里的《三字经》给我拿过来,站到院子里读给我听。”
冯家丫鬟拿了书,站在院子中,在屋外一字一句念:“人之初……”
现在是春日,早晚微凉,楚茨坐在室内窗前听。
“大声一点儿,我听不到。”
“太大声了,小声一些。”
“不要停,读完了,从头再开始念。”
读了一个多时辰,冯小花口干舌燥,看着太阳落山了,收起将书砸在楚茨脸上的想法。
“小姐,冯大哥快要回来了,我去厨房提食盒。”
“谁要你来?继续念!”
冯小花又不是十分愚钝,读了这么久也知道是主子不高兴,在罚她了。垂下头,盯着书,念经一般地敷衍,心里却是嫉恨这样大字不识的人怎么也敢,也敢欺负她。
楚茨轻蔑一笑:冯家丫鬟叫自己小姐,叫冯文大哥,心里是十分不认可这个嫂子身份吧?不认那又怎么样?心里再不高兴,还不得给我忍着!
厨房的赵婆子见到今日小姐院里还没有人取食盒,暗骂那些小丫鬟懒惰。
提了食盒的赵婆子到院子里,见到冯小花在院子里念书,又不得叹气,小姐真真是太宠那丫头了,自己刚认识字,就迫不及待地教冯家丫鬟念书。念书识字多费钱啊,小姐倒是大方。
对待冯家人真是太好,如果能放些心在她娘身上就好了。
这边,冯小花听到院门口传来的的熟悉脚步声,心知冯大哥这是回来了。读书的声音不由地放大了。
冯文吃惊怎么会有读书声,贾氏不是一向不喜念书的吗。
走近时,发现是冯小花。
而冯小花见人走近了,膝盖一软,晕倒,冯文正好接住。
“小花,小花。”冯文焦灼地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