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郑校长不得不采取一项无奈之举——暂时保留金阳在学校中的名额,并决定利用金阳每年应得的工资来逐步抵补那些被卷走的代课老师们的进修费用。尽管这样做并不能完全弥补损失,但至少可以让事情不至于进一步恶化,给那些无辜受害的代课教师们一丝希望和安慰。
就在众多教师对此事议论纷纷的时候,郑校长办公室里也是一片愁云惨雾。郑校长坐在办公桌前,眉头紧锁,面对着桌上堆积如山的账目和文件,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愤怒。
“这可怎么办才好?”郑校长自言自语道,“这些钱都是老师们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就这么被卷走了,真是让人痛心。”
这时,村小学校长推门而入,紧绷着脸,但眼中却透露出一丝忧虑。“郑校长,听说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我来问问咱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哎呀,老王啊,”郑校长站起身来,拍了拍小学校长的肩膀,“你来的正是时候。你看,这金阳的事情弄得你们学校一团糟,进修费用、服务社的钱都被他卷走了,老师们的情绪也很不稳定。”
“嗯,我知道情况很复杂,不过咱们得想办法稳住局面,”小学校长沉思片刻后说道,“我想我们可以先暂时保留金阳在学校中的名额,利用他每年应得的工资来逐步抵补那些被卷走的钱款。虽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让大家看到希望。”
郑校长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也只能这样了。”
换句话说,金阳毕竟也是郑校长的学生,如此一来,倒也算得上是给金阳提供了一层保护。
当柳琦鎏听闻这一系列消息时,心中除了那难以掩饰的深深惋惜之外,更为在意的则是他那借给别人的整整一千元恐怕再也无法要回了。至于其他的种种事宜,对于柳琦鎏而言,都显得无足轻重、毫不相干。
与此同时,郑校长的职位空缺很快便得到了填补,接替他的乃是镇中学原本的教导主任。有趣的是,这位新上任的校长与柳琦鎏的二姐夫不仅来自同一个村庄,而且还同姓同源。按照他们村里乡亲辈分来论,这个校长还得称呼柳琦鎏的妻子沈佳一声“姑姑”呢!这位新任校长的性情颇为随和,平日里与人相处总是一团和气,但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过于温和的性子,使得他在处理事务时常常缺乏应有的主见。
想当年,沈佳被柳琦鎏父母打了暂居在娘家之时,那场面可谓是热闹非凡。新上任的校长大人、她的二姐夫以及原本就在校任职的财务主任纷纷登场,不辞辛劳地奔波于两方之间,试图调和矛盾,劝解双方重归于好。这几位人物那真是全心全意、不遗余力啊!他们或苦口婆心地劝说,或以理服人地分析,又或是动之以情地讲述其中利害关系。无论是炎炎烈日下,还是寒风凛冽时,只要有一丝和解的希望,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想尽办法化解这场纷争。那段时间里,他们的身影频繁出现在沈家与另一方之间,忙得不可开交,但却毫无怨言。其用心之良苦,着实令人感动不已。
要知道,这位老领导可是与柳琦鎏有着非同一般的深厚情谊,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经过时间考验、风雨同舟的。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位老领导走马上任没多久的时候,他竟然和柳琦鎏在思想观念这个关键领域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和冲突,进而引发了一场让人倍感不快的争执。这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毕竟谁也没有想到如此亲密无间的两人会因为这样的事情而闹得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