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琦鎏和沈佳一起各自回了家。
回到家,柳琦鎏才顾得上详细告诉父母这次去邓州的经过。说是详细,柳琦鎏也没说实话。关于差点被那伙人打了那段柳琦鎏没说,只是说到了邓州发现不对劲,就摆脱了那个人贩子的纠缠,赶紧上火车往回走,结果上错车去了洛阳,在洛阳找了一个工作,店主老头对他挺好,他想留在洛阳发展。顺便柳琦鎏把明天去沈佳家见她父母的事说了。
柳琦鎏的父母听闻儿子明日要去女方家见家长,既欣喜又有些担忧。母亲忙不迭地叮嘱道:“儿啊,初次上门可得备些厚礼,莫失了礼数。”父亲则在一旁沉思着说道:“沈家咱们也略有耳闻,都是本分人家,你可要好生表现。”
柳琦鎏应下,随后便开始盘算着见面礼之事。他翻箱倒柜找出自己的积蓄,想着要买些适合长辈的滋补品之类。
而另一边,沈佳回到家中也是辗转难眠。她将此事告知自己的父母,父母虽觉突然,但看女儿并未反对,也就默认了。沈佳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柳琦鎏真诚的面容,心中渐渐坚定起来,不管明日如何,就先让父母见一见柳琦鎏也好。
第二天清晨,柳琦鎏精心打扮一番,早早来到村口。在村口柳琦鎏看到一个大姐在那里东张西望,两人对视了一下,柳琦鎏没敢停留就走过去了。转过一个街口,柳琦鎏又返回村口。不多时,就看到沈佳迈着轻盈的步伐走来,两人相视一笑,一同向着沈佳家走去,怀揣着对未知的期待与一丝紧张。
柳琦鎏一边走着一边问沈佳买点什么好?他也没有经验,不知道去见女方父母应该买点什么。沈佳有点嗔怪,说道:“你看着买吧!就是个心意!”于是两个人去了旁边的小卖部,买了点罐头,补品之类的。那个时候,小卖部的商品还很单一,基本就是日常生活类的,不像现在那么琳琅满目。
买完东西,走到沈佳家门口,就见刚才那个大姐站在门前,笑眯眯的看着柳琦鎏,对沈佳说道:“我就说这小子好像是他。贼溜溜得从村口跑过去,连话都不敢说。”说着就把柳琦鎏让进家去。
沈佳的家,临街正对着村口。土墙不高,外边是个猪圈,小栅栏门,院子不大,西屋是间厨房,五间北屋,砖坯结构。进了北屋,一张八仙桌,两把椅子,一张木制条几,条几正中挂着寿星图。屋子西边是一个土炕,炕的南墙有个网格状窗户,贴着窗户纸。东边有个跨间,挂着门帘。沈佳的父亲有六十来岁,体格硬朗。沈佳母亲正在包饺子,看到柳琦鎏进来,忙打着招呼。柳琦鎏赶忙放下手里的东西,洗洗手,帮忙一起包。那个大姐拦住他,让他一边坐着说话。
沈佳的父亲问了问柳琦鎏家里的基本情况,对于柳琦鎏去洛阳的事不太满意,最好能留在家里找个活干。沈佳的大姐帮衬着柳琦鎏说了两句话。沈佳的父亲也就没说什么。沈佳的母亲一直没说过,时不时笑眯眯的看看柳琦鎏。吃过饺子,柳琦鎏没有多待,毕竟是农忙时节。告辞出来,柳琦鎏说明他过两天就得返回洛阳,就不再过来了。
从沈佳家里回来,就见舅舅姥娘二姨姨都在。柳琦鎏又把去邓州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告诉他们那是骗局,以后不能再上当了。舅舅满脸不高兴,扭扭捏捏吭哧了半天,才说道:“琦鎏,你把我给你的那二百块钱还我呗!”柳琦鎏忙说道:“我回来这不一直忙,没顾上去你那里。这是你给我当路费的那二百元,现在还你。你拿好了!”姥娘和二姨姨赶紧说道:“琦鎏,别听你舅舅的,还什么还?你这当舅舅也真是的。孩子为了你跑那么远的路,你好意思张这个口!”舅舅嘿嘿了两声,把钱接过去,紧忙揣到口袋里,站起身一瘸一瘸的走了。姥娘和二姨姨也跟着起身走出去。
一切安排妥当。两天后柳琦鎏乘火车返回洛阳。火车缓缓前行,柳琦鎏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心中思绪万千。他此次回家经历了这么多事,愈发感觉到生活的复杂多变。
回到洛阳,见过店主老头。店主老头是个很和善的老人,膝下有一儿一女。都不在身边,一个在北京某部门,一个在郑州经营一家酒店。退休前是一个小学老师,现在和老伴住在学校给的教师住宅楼,刚退休时租了这个店铺开书店。快七十了,想着自己老了,店铺开不动了,想找人接手,如果差不多就盘点盘点送给人了。
柳琦鎏回来了,店主老头交代了两句就去外边和几个老头溜达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