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武将的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每一个大臣的心上。
那些原本还在犹豫、观望的大臣们,此时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前几日,朝堂之上还热闹非凡,一大群大臣纷纷提议让太子回来监国,言辞恳切。
似乎太子不回来,国家就要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然而,今日,这些大臣们却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一个个低头不语,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深知,九州皇的眉头可不是随便能触的,一旦惹恼了他,后果不堪设想。
王甫和钱栋,这两位平日里与二皇子不对付的大臣,此刻正冷冷地看向二皇子。
二人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不明白二皇子今日为何如此激进,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
难道,他身后真的有了高人指点?
他们回想起二皇子今日的表现,那慷慨激昂的话语,那坚定的眼神,都让他们感到有些陌生。
要知道,二皇子平日里虽然和太子不对付,但在朝堂上却很少如此主动出击。
更别提今日这番话了,简直就像是换了个人一样。
再看看太子的人,一个个都垂头丧气的样子。
他们原本以为,凭借着太子的威望和影响力,能够轻松地将二皇子压下去。
但现在看来,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二皇子今日这番话,不仅赢得了武将们的支持,更让朝堂上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二皇子看着太子的人一个个都低下了头,心中不禁感到一阵畅快。
他知道,自己今日这番话,不仅是为了百姓,更是为了证明自己。
他一直以来都被太子压制着,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今日他终于有了机会,能够扬眉吐气一把。
二皇子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九州皇,仿佛在等待着他的回应。
九州皇轻轻扫了二皇子一眼,那眼神里仿佛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和赞赏。
就像是一个父亲在看到孩子勇敢站出来时的那种复杂情感。
只不过这一切都被朝堂上庄重严肃的气氛所掩盖,没有被任何人注意到。
随后,九州皇缓缓地将目光转向了在场的众大臣。
“关于太子是否回来监国,或是留在西部荒域解决问题,一切都看太子的个人意愿。”
“他身为太子,自然有权利和责任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国家的需要来做出选择。”
这句话一出,朝堂上顿时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
大臣们面面相觑,似乎都在揣摩九州皇的真实意图。
他们原本以为,九州皇会在这件事情上给出一个明确的指示。
但没想到他会如此开明,将选择权交给了太子......
九州皇的这一招,确实高明至极。
朝堂之上,每个人的心中都浮现出了太子挣扎的身影,那画面既清晰又模糊,如同雾里看花。
太子一派的人,此刻更是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他们面面相觑,眼中闪烁着复杂的神色,既有对太子抉择的担忧,也有对自己未来命运的忐忑。
一旦太子选择回京监国,那便如同向世人宣告了他对皇位的野心与抱负。
若太子选择留在西部荒域,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没有了李青书和庄豆豆相助,他不仅要面对兽族日益猖獗的侵扰,还要在资源匮乏、人心不稳的困境中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