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阁老,你说的开源是何意……”
严嵩笑了笑这才说道:“陛下,我能想到这个办法,也是多亏了一个小官,这小官今天也在这里,陛下也是看过他写的会试卷子。”
严嵩这话说完,众人都将目光看向了王远。无他!符合严嵩说的这些条件,也只有王远一个人。
嘉靖对于王远的会试试卷,也是有些记忆,所以若有所思的说道。
“严阁老,你说的是改稻为棉的事情?”
严嵩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这个举动又让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而后严嵩才解释道:“并不是改稻为棉,而是改稻为桑!”
在众人思考的时候,严世蕃接话继续说道。
“陛下,这事王修撰和我们商议过,先前我们都有些没太注意,经过他的提醒我们才是真正想到这个问题。
这数十年因为倭寇肆虐,所以海路不昌,这也导致了我们和海外国家的交易量十分小。
时移世易!
如今的情况又有了不同,随着胡宗宪在东南缴倭的连战连捷,海路更加畅通,如今的交易量也更加巨大。
我们大明的丝绸,在海外甚是受到追捧,一匹上等丝绸在国内也就十两银子,而卖到海外至少也要二十五两银子,这就是十五两的利润。
如今南京有一万台织机、浙江有八千台织机。一台织机一旬便能织出一匹上等丝绸,一年便是三十六匹丝绸。
一万八千台织机,一年便能织出六十四万多匹丝绸,就是去掉一些残次品,一年也有六十万匹丝绸,这可就是九百万两银子。”
众人听后都是愣住了,除了王远之外,众人都在想着竟然有这么多收入,这岂不是比盐税还高?
但是王远却不同,我什么时候和严党商议过?脑瓜子嗡嗡的。
不好,这狗币要害我!挑拨我们祖孙关系。
还有这狗币政策,要是迁到我头上,我不就完蛋了!
但王远在着急也没用,他可不是参会的人员,如果突然说话,恐怕引起陛下的不快。
就在王远有些着急的时候,嘉靖又继续问道:“严阁老,现在的关键就是蚕丝,只有蚕丝到位了,才能产生这么多收益?”
这一次严嵩就没让严世蕃继续说话,而是亲自说道。
“陛下圣明!浙江的环境最适合桑树生长,哪怕是南直隶的丝绸商,也都是从浙江购买生丝!
我的想法是,将浙江一半的田地全部改成桑田,这样便能满足外商的需求。”
“那浙江百姓吃什么呢?”
“陛下,可以从外省调拨粮食,每年从江西、南直隶,调一些粮食过去便可以了。
当然这样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粮价上涨,但是这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生丝的价格也比粮食要高,算起来改成桑农后,百姓的生活还会更好。”
嘉靖听完这些之后,还是没有直接同意,而是将目光看向了坐在角落中的王远。
王远这个位置虽然官员们看不清,但是坐在龙椅上的嘉靖,却是一望无虞。
“王修撰!”
听到呼唤,王远连忙放下手上的笔,小跑两步来到了大殿中央,立马就开始行礼。
“臣王远参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