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日后
司马家的四个儿子和杨修都到了洛阳。
从即日起,他们就先成为商会的二级科员了。
袁耀亲自去接见了他们,能看得出来,这几个人的表情都很迷茫。
站在原地脸上仿佛写着
‘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
见到袁耀的这一刻才回过神来,对着袁耀抱拳拱手。
此地不光是只有他们,还有三百余从司隶地区挑选出来的豪族、寒门子弟。
曾几何时这地方遍地都是世家豪族,但经过董卓、李傕郭汜等人的摧残后,大多数都逃往了荆州,还能剩下三百多个人已经是相当不容易。
在此之前,袁耀往洛阳给钟繇调了一百多个二级科员,帮他恢复地方上的生产。
如今他们已经是熟悉地方情况的老手了。
因此,袁耀让他们每个人带两到三个人出去干活,在历史上没名没姓的那些豪族、寒门子弟,袁耀直接用【执政】技能将其完美掌控。
三百多个人里,袁耀掌握了三百二十余人,仅有十三人并未完美掌控。
其中就有司马家四人、杨修,还有一个是袁耀能叫得上名,记忆中有的人。
贾逵,175年生人,老家河东郡襄陵县。
他和贾诩同姓贾,但两人之间可没什么亲属关系。
历史上,曹操在洛阳病逝的时候,他主张秘不发丧,保护玺绶,奉曹操棺木返邺城。
曹丕代汉后,他被封为豫州刺史。
后面更是救过曹休,疏浚中原地区部分河道,开通运河二百余里,方便了交通运输,世称“贾侯渠”。
可以说这个贾逵不光有军事上的才能,还有兴修水利的才能,这正合袁耀接下来兴修黄河水利的计划。
至于说剩下的七人,袁耀就不认识了,可能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但没在他这留下名字。
见过这帮人后,袁耀大手一挥,直接让他们在他的科员手下做事。
每个老科员手下安排三到四个人。
已经被完美掌控的人自然不会反对什么,但没被掌控的这些,脸上多少看着有些不太自然。
其中一人名崔林,是崔琰堂弟。
历史上曹操平定冀州后,原本跟着袁绍干的崔琰成了曹操的大臣。
然后崔琰就跟曹操推荐了自己的这个堂弟,曹操也不差事,上来就给了崔林一个县长职位。
像这种世家豪族之人,向来自视甚高,本就看不起普通人。
尤其崔家又是汉末司隶数一数二的大门,到唐代的时候更是发展为五姓七望的高度。
他们连那些豪族和寒门都看不上,又如何看得上袁耀手下这些从士兵转职而来的小吏。
来了以后不授予高官厚禄也就算了,还让他们跟着小吏混。
崔林第一时间认为袁耀是在贬低他,如他崔家的那些人一样,看不起他。
再崔林生平的记载上就有专门的记载,说崔林是个大器晚成的人,直到哥哥崔琰抬举他,他才开始步入仕途。
但说白了,什么大器晚成,就是最开始给了崔林机会,崔林没把握住罢了。
像崔琰,都是一家出来的,崔琰的才学就真的比崔林高多少么?
其实也不见得。
崔林的性格就是如此,清高,不愿意攀附,却又看不起比他更弱的普通百姓。
你清高,你不去攀附袁绍,那行,你就在家待着,等着‘大器晚成’吧。
崔琰在袁绍那混的风生水起,而你‘大器晚成’却给家族提供不了一点价值,你怪族人们看不起你?
族人们看不起他,他还想不明白自己身上的问题,反倒是觉得是那帮人在针对他。
就正如这时候,他觉得袁耀也看不上他,所以才不给官当,还让他跟一帮泥腿子做事。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