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吾已发明了纸张,自今日起,再也不需要文字的凝练。
往后发布的每一份政令,都会用最直白,最能让诸位听懂的话写出来,保证父老乡亲们都能看得懂,听得明白。”
袁耀说完,立刻赢得了满堂的喝彩。
屋内的司马家众人却面色一变,要是让泥腿子都能看得懂他们写的东西,那世家还如何垄断知识?
说白了,世家垄断知识,就是垄断了那些常人看不懂的文言文的解释权。
他们说啥是啥,你来学习必须先成为他们的学徒。
从今往后身上都会挂着一个标签,人家一看你对于文学典籍的解释,便知道你师从何人。
这就像是武侠小说里你一看招式就知道你师承何派一样。
这些东西在那些垄断了武学的门派里都是透明的。
而袁耀这么做,那是真真在打破学阀们的垄断,是要断世家的根。
年幼的几个司马家的孩子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甚至鼓掌叫好。
若是如此,以后他们再也不用背文言文了,也不用费尽心力的去学习如何解析这些文言文。
很多文学用大白话去解释的话,很容易让人记住。
诚然,这是中式文学的美,但并不利于百姓开智。
但袁耀也不反对中式文学的继续发展,一个民族想要持续几千年,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有自己一套让外人都听不懂,研究不透的东西。
所以袁耀不光不会像后面最开始思想革命时那样,直接一刀切,说这些文言文就是错的,就该解决掉,反而会持续推动文言文的发展。
只是对下,要尽可能的简洁。
这样可能会出现分层,上面的人用文言,
可如果不这么做,中间没有一个过渡,
这,就是袁耀要去做的,在遵守这个时代的规则的前提下,发展出一套更利于自己的体系。
随后袁耀又亲自用大白话将司马朗说的政策和百姓们说了一下,百姓们议论纷纷
“这样咱们不就能听的懂了么!”
“我看还是秦王说得好,以后就得这么说,咱们才看得懂,听的明白。”
“这伯达先生固然有才学,但这说的很多东西还是有些不切实际了,俺觉得他应该和俺们多相处相处,这才能知道俺们真正的处境,真正想要啥。”
袁耀直接指着说这话的人
“对!你说得对!
所以我麾下的官吏,都必须下基层锻炼,让他们明白百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说罢,袁耀转身看向司马朗
“我给你三个月的时间去基层锻炼,待你明白百姓真正需要什么后,再来跟我回答一次今日之问。
若你能让我答得满意,我便任命你为京兆尹,如何?”
京兆尹管的是长安,因为长安是旧都,所以每一个京兆尹的任命都相当慎重,所选之人也必须是有才能之人。
司马朗的老爹就曾是京兆尹,所以司马朗更加激动。
他这可是一步登天,做到了老爹做过的最高位置,怎么能不激动。
“草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