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 网游 >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 第340章 决战之前的各国心态

第340章 决战之前的各国心态(1 / 2)

此刻,库尔斯克战场上的局势已然清晰明了,停留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上百万苏军,已陷入绝境,在劫难逃。

朱由检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关键战役,更是一次绝佳的政治宣传契机。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营造对德明联军有利的舆论环境,他果断命令由皇后雨蒙蒙领导的皇家电视台,联合世界各大媒体,高调发布德明联军即将在欧洲战场取得绝对性胜利,并将在库尔斯克围歼百万苏军的重磅消息。

刹那间,一石激起千层浪,世界舆论掀起轩然大波。无论是欧洲的法兰克福、巴黎、伦敦、柏林、罗马、布达佩斯、马德里、里斯本,还是远在美洲的纽约和费城,大街小巷都充斥着德明联军即将战胜苏军的消息。

朱由检这一招可谓是相当毒辣,大明王朝瞬间将巨大的舆论压力甩给了盟军。因为一旦苏军在此战中败亡,莫斯科极有可能随之失守,如此一来,美国在欧洲苦心经营的政治和军事投资,都将如同泡沫般破灭,面临血本无归的悲惨境地。

消息传到美国,国内反战的浪潮顿时如汹涌的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精明的犹太人,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察觉到局势的变化,开始在华尔街大肆抛售美国发行的战争债券。这一举动,令以罗斯福为首的美国高层恼怒不已,却又一时无计可施。

为了避免苏军在欧洲战场战败,从而引发一系列对美国不利的连锁反应,导致引火烧身,美国终于坐不住了。他们深知,苏联的存亡对于自身的全球战略布局至关重要,于是开始不计一切代价向苏联进行军事援助。此次援助的资金和物资规模,远远超过了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援助的总体数量。可见,为了自身的崛起,美国已然下了血本,试图力挽狂澜。

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昏黄的灯光摇曳不定,斯大林面色凝重,忧心忡忡地会见了美国大使克里斯蒂芬。

“尊敬的大使先生,想必你很清楚,如今库尔斯克会战的严峻形势吧?”斯大林严肃地盯着克里斯蒂芬,语气沉重地说道,“一旦苏军战败,你们盟军精心策划的所谓全球战略,都将化为泡影,付诸东流。救苏联,实际上就是在救美国,唇亡齿寒这个道理,我想你们美国人应该是懂的吧?”

克里斯蒂芬大使脸上依旧挂着从容的微笑,不紧不慢地说道:“请稍安勿躁,约瑟夫先生。据我所知,库尔斯克方向的战争局势,好像并没有那么糟糕,苏军还是具备一战之力的。至于您提出的请求,我一定会如实转达给罗斯福总统先生。”他的话语中,尽是些模棱两可的政治术语,明显是在敷衍斯大林。

斯大林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大声说道:“我不想听你这些毫无实质内容的言辞!你们美国要是不赶紧给予我切实的援助,或者马上出兵德国,开辟第二战场,那我只能单方面向德国求和了。到时候,所有的后果,都将由你们盟军自己承担!”斯大林已然摊牌,这是他所能容忍的最后底线。

克里斯蒂芬大使见斯大林如此强硬,只好无奈地说道:“好吧,约瑟夫先生。我会把您的意见原封不动地转达给罗斯福总统。至于您所期待的军事援助,国会目前正在研究具体的预案。据说,援助金额将高达百亿美元,上万辆的谢尔曼坦克以及几百万发炮弹,此刻已经堆积在港口,预计一个月以后就可以运抵摩尔曼斯克港。”

听到克里斯蒂芬大使给出的承诺,斯大林那颗一直高悬着的心,总算稍稍放了下来。

然而,在德明联盟的联军阵营中,各方的态度却显得十分微妙,令人玩味。其中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以意大利为首的东欧各国。他们此刻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看不清未来的方向,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特别是意大利的巴多格里奥政府,国王与巴多格里奥之间为此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意大利国王满脸怒容地对着巴多格里奥抱怨道:“我当初就说再观望观望,不要着急投靠盟军,可你偏偏不听,急着去跟英美示好。现在好了,搞得我们如今骑虎难下,你说这该如何是好?”

最新小说: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商末三国志 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 一步一音 乱世情谋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 立渊传 大明:老朱死后,我直接炮轰金陵 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