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浓稠的墨汁,缓缓浸透青瓦白墙的小镇。苏璃握着那面铜镜的手指微微发颤,镜面映出她苍白的面容,却在角落处泛起一丝诡异的涟漪。这面铜镜是今早出现在她书桌上的,没有任何包裹,也没有寄件人信息,只在背面刻着“镜渊”两个古朴的篆字。
“小璃,吃饭了!”母亲在楼下的呼喊声传来,苏璃慌忙将铜镜塞进抽屉,金属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刺耳。她下楼时,总觉得背后有一道无形的目光在注视着自己,可回头望去,只有空荡荡的楼梯。
晚餐时,父亲谈起了镇上最近发生的离奇失踪案。三个年轻人接连消失,监控里最后出现的画面,都是他们抱着一面铜镜走进了镇子边缘的老宅子。苏璃的筷子停在半空,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抽屉里那面铜镜的模样。
夜深人静,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房间。苏璃鬼使神差地打开抽屉,铜镜在月光下泛着幽幽的冷光。她凑近细看,镜中的自己嘴角突然勾起一抹诡异的微笑,吓得她猛地将铜镜扔在床上。可当她再定睛看去,镜中的自己又恢复了正常,仿佛刚才只是她的幻觉。
好奇心终究战胜了恐惧,苏璃拿起铜镜,轻轻擦拭镜面。随着擦拭的动作,镜中渐渐浮现出一幅画面:古老的宅子,斑驳的木门,还有一个看不清面容的女子站在门口,向她招手。苏璃的意识开始模糊,等她再次清醒时,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那座老宅子前。
宅子的门虚掩着,发出“吱呀”的声响。苏璃小心翼翼地推开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屋内昏暗阴森,墙上的壁画早已褪色,但仍能看出画的是一群人围绕着一面巨大的铜镜举行某种仪式。
“你终于来了。”一个空灵的声音在屋内响起,苏璃浑身僵硬,缓缓转身,只见一个身着白衣的女子站在阴影中,她的面容苍白如纸,眼神中却透着一丝欣喜。
“你是谁?”苏璃声音颤抖地问道。
“我是镜渊的守护者,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白衣女子缓缓走近,“那面铜镜选中了你,你注定要解开镜渊的秘密。”
苏璃还想问些什么,白衣女子却突然消失了。她在宅子里四处寻找,发现了一间密室。密室的墙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讲述着镜渊的来历:这是一面拥有神秘力量的铜镜,能连通两个世界,但使用它的人必须付出代价——灵魂。
就在这时,苏璃听到了外面传来脚步声。她躲在暗处,看到三个陌生的身影走进宅子。他们手中都拿着类似的铜镜,脸上带着狂热的神情。苏璃认出他们就是失踪的年轻人,可此时的他们眼神空洞,仿佛被什么东西操控着。
“快,找到祭坛,我们就能获得镜渊的力量了!”其中一人喊道。苏璃意识到他们已经被铜镜的力量迷惑,想要借助镜渊实现某种可怕的目的。她悄悄跟在后面,看到他们来到宅子中央的祭坛前,将铜镜放在祭坛上。
随着铜镜的摆放,整个宅子开始剧烈震动,祭坛上光芒大盛。一个巨大的黑洞在虚空中缓缓形成,从中传出阵阵阴森的笑声。苏璃知道,如果让黑洞完全打开,后果将不堪设想。她鼓起勇气冲上前,想要拿走铜镜,却被其中一个年轻人拦住。
“别碍事!”那人一把推开苏璃,苏璃摔倒在地,额头撞到祭坛边缘,鲜血直流。就在这时,白衣女子再次出现,她的手中凝聚出一道白光,射向黑洞。“快走!”她对苏璃喊道,“带着铜镜离开这里!”
苏璃挣扎着起身,抓起铜镜就往外跑。身后传来激烈的打斗声和惨叫声,她不敢回头,拼命地奔跑。等她跑出宅子,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家中的卧室。铜镜静静地躺在床上,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第二天,苏璃将事情告诉了父母,可他们根本不相信。苏璃决定自己调查,她来到镇上的图书馆,查阅关于镜渊的资料。在一本古老的县志中,她找到了相关记载:镜渊每隔百年就会现世,选中有缘人,若不能及时阻止心怀不轨之人利用它,小镇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苏璃意识到自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她再次来到老宅子,发现这里已经被封锁,失踪的年轻人也不知所踪。她趁着夜色潜入宅子,在密室中寻找对抗镜渊力量的方法。经过一番查找,她发现只有用纯洁的灵魂和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封印镜渊。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璃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同时寻找着可能与镜渊有关的线索。她发现镇上一些老人似乎知道镜渊的事情,可每当她询问,老人们都讳莫如深,只是提醒她赶紧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