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他来京口的动机,应该就是大都督说的这样吧?
张渊不知道的是,陆逊的话对他有所隐瞒,更有所保留。
由于二人得到的信息不对称,不透明,这就导致了眼前的二人彼此隐瞒的有趣一幕,这里细细琢磨,颇有戏剧性。
陆逊对张渊隐瞒了范阳的身份,隐瞒了范阳在京口做的事。
而张渊又何尝没有对陆逊有所保留?
一方面他是真的从心底里敬佩陆逊,尊重陆逊。
一方面他也是真的有自己的私心。
他隐瞒了“毛头小子”来请严先生治伤的事,隐瞒了“毛头小子”与他张家发生的冲突。
将自己伪装的一无所知,而偏偏陆逊还无法识破张渊对他的隐瞒。
张渊的一通话,很好的遮掩了他所了解到的信息差。
而陆逊竟然也就真的信了,之前有过对张渊的一丝怀疑,也都烟消云散了。
毕竟,在陆逊眼里,范阳,和张渊,这两个人实在是八竿子都打不到的人!怎么可能会有交集?
不得不说,张渊这个人的心智城府真是很不简单。
他用三言两句,打消了陆逊对他的怀疑。
因为当他意识到自己露出了表情上的破绽时,他便第一时间想出了话术,来极力弥补表情上漏洞。
果然,他的话术无可挑剔!成功的将陆逊的思维给带偏了,继而打消了陆逊对他的怀疑。
这就是张渊的智慧!
其实世上就是有这么一种人,这种人看上去憨态可掬,甚至是人畜无害。
可不代表这种人没有城府和手段!
当他们决定用计,或者打算欺骗世人时,再聪明的人,往往也会在他们的面前栽跟头!
这就是所谓的“刻板印象”带来的谋略加成!其效果往往会出奇的好!
张渊就是这种人,同时代的,范阳的岳父,张飞也是这种人。
如果放在现代,影视圈,王某强也是这种人……
张飞用计,之所以十用九准,就是因为世人对他的刻板印象就是“有勇无谋”,所以在对付张飞时,对手往往会轻敌马虎,而被张飞捉住反杀的机会。
但也不能因此就判定,张飞比诸葛亮还聪明,只因为张飞的计策百试百灵。
这就扯淡了。
诸葛亮的对手,在面对诸葛亮时,一定是严防死守。
这就导致了后期的丞相,北伐的艰难。
不过,这一世有了范阳在,一切都会不一样了。
现在,张渊有了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他也许应该在表面上帮助陆逊的同时,暗地里自己派人去找到“毛头小子”,并且第一时间的保护起来!
总之,先不能让陆逊找到,就对了。
陆逊找到了“毛头小子”,不会给他张渊一点的好处,也许只是口头上谢谢而已。
可他张渊如果先找到“毛头小子”,也许会为张家带来很大的利益,也尚未可知。
陆逊想要找到范阳,是从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而张渊不同,他想找到范阳,是从个人利益为出发点。
这是他二人本质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