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 网游 > 迷雾星球的曙光 > 第45章 察心定义虚幻界,妙心不动真如境

第45章 察心定义虚幻界,妙心不动真如境(1 / 2)

我们再看妙成龙和盛施圆的学习进度,他俩今天学了《念法西域记》的第七记:

我如是问上师:我观空间虚通不摇动,既然说我们的心性也空寂不摇动,那这两者有啥关系?

上师回答:从心性的角度来看,我们所感知到的空间并非真实存在的实体。当我们察觉到虚空时,这个空间实则是心的觉了妙明之性妄为见性,尔后又有虚妄的识知所呈现出来的幻相。空间没有固定的大小,我们内心识知定义了空间范围,也决定了虚空呈现的模样 。比如我们看星星,瞬间就能看见并认知它,这一过程就在刹那间完成。如果我们去判断星星的远近,此时所认知的空间大小,就局限在这个判断范围内,而宇宙本身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大小。

有人可能会问,闭眼时看到的黑暗也是空间吗?答案是,不管你看到的是空,还是黑暗中无有所触是空,这都是人们的感知定义,这种感知因心而有,并非空间真存在而说是或者不是。自己定义的东西,能圆其说我们会相信是,不能圆其说就会说不是。那黑暗到底是不是虚通的,算不算空间,也是我们定义的,比喻一个瞎子走路不被挡就是空,被堵住了就是不空,如果不用眼睛看到,用通堵来定义空间是否存存,我们看能不能自圆其说呢?若以此标准,站在地球上,脚下的土地并非虚通,那地球占据的空间就不存在了,那地球如何悬于空间绕着太阳转的呢?显然,通畅与阻碍本质都是心性妙体,合一无别的,这种菩提妙心真体能以明知赋予自身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的定义。

对于科学观点中宇宙空间源于奇点大爆炸的说法,从心性定义的角度也是不能圆其说的。假设奇点爆炸,那奇点之外是什么?若奇点没有外部,它就不是“点”,而是无限封堵的状态,如此缺少了外部虚通,也就无法爆炸;若奇点有外部虚通,那外部本就是虚空,又怎能说虚空是由它爆炸产生的呢?

那么,空间、物质、世界、身体和生命这些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答案是因我们的心性太过于妙明,虚妄的定义了这一切,而又虚妄的呈现了出来,而此菩提妙明性体,空寂不动且觉知性常住不灭,当觉知自己一无所有的本质时,觉知本身反而却产生了虚幻相状,觉知也就脱离本身妙明的真知,就叫做“无明昧空”。如此昧空,不着一物的暗就定义产生了,然后因暗对立定义了明亮,明亮贯穿冲破黑暗时,碍相也就定义了出来,同样虚空也就一并定义产生了。然后虚空之中凝聚明暗的边际相、就是最小的阻碍相、即色的最小边际、光子也就定义了出来,人们说它是微粒,其实不然,它就是明亮本身,即心的觉明本身,此明亮冲散黑暗的过程就定义了运动,即风轮,此风轮也是我们说的能量。从而因风轮执持的世界也就产生了,所以光子,性地真空,性空真风,它是一切能量的源泉,也就是说心的觉明本质才是一切能量的源泉。

如此觉明妙心光明显化的虚空,说它静止不摇动,本质还是我们的心体妙无空湛从未动摇。有了空间之后,明暗在虚静中变化,相同中出现差异,差异的相表现为动态,即风大;风大与空大相互作用,阻碍的相也就定义产生了,坚固碍相就形成大地 ,即地大,所以,这地大的最小处就是色边际相,就是光子。然后风地相摩,光子才是风地的实质又会被体现出来,即火大为变化性也就产生了。这样经过火的灼烧,坚硬的阻碍相变得柔顺,水大就产生了。所以风地相摩处,常常火光四散,流态下沉。通过上面顺序不难理解,此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本质都源于无上菩提妙心的觉明本质,是自心对自心的认知创造了这一切,此种种定义,虽有说义,并无实质存在。既然是说义,所以就产生了因为所以的因缘义,世界也就因缘相继不断了。然种种缘起,实则性空。

那我们该如何感知这玄妙的心性呢?世间一切现象,包括空间,都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感知。这六根也是五大缠缚觉明本心,即六贼分心。所以,当我们观察六根的一切活动,从中就能体察菩提妙明元心。消除所有烦恼与迷惑,就能体悟菩提妙明真性。若执着于“心”的概念去寻找心,反而会陷入对世间表象的执着,在轮回中流转。

既然六根变化源于妙心认知且是虚妄的,为何还说有“漏”(烦恼)呢?这是因为世人不明白妙心与幻法的本质,错将虚妄当作真实,一旦迷妄成真,就叫做“漏”。实际上,真与妄本无差别,一旦认清一切因定义而有,说有实无,因缘变幻,虚幻不实,便可脱离迷惑,达到如来的“三摩地”(正定)境界。

我继续问道:觉悟者脱离虚幻后,还会陷入轮回吗?

最新小说: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商末三国志 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 一步一音 乱世情谋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 立渊传 大明:老朱死后,我直接炮轰金陵 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