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和尚正是当年甄英莲的父亲甄士隐。自从家破人亡之后,他便跟随癞头和尚跛足道人出家了,浑浑噩噩半辈子。近来师傅茫茫大士告诉他,自己那尘世中的女儿即将归来,让自己在姑苏等她。然而他回来时,满城都在传甄府二房谋夺自己家产,还拐走自己的女儿。他只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缓缓地摇了摇头,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已经看开了许多。
想起曾经的种种,甄士隐心中满是感慨。当年他也是姑苏的望族,与妻子封氏育有一女英莲,那孩子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全家极其疼爱。可谁能想到,在英莲四岁那年的元宵佳节,家人霍启因一时疏忽,致使孩子被拐子拐走,从此下落不明。后来三月十五葫芦庙着火,又将他家烧成一片瓦砾场,好好的一个家就这样毁了。
这些年,他跟随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修行,渐渐放下了尘世的执念。本以为心已如止水,可如今听到这些传言,心中还是难免泛起涟漪。他也曾想过要去寻找女儿,可人海茫茫,又该从何处找起呢?况且,就算找到了,又能如何呢?也许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吧。
“施主,莫要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老和尚缓缓说道。
赵逸晨皱了皱眉,说道:“大师,我只是在为正义而战。”
老和尚微微一笑,说道:“正义自在人心,但因果循环,一切皆有定数。”
赵逸晨沉思片刻,说道:“大师的话,我会铭记在心。但我不会放弃为甄英莲讨回公道。”
老和尚点了点头,默默地起身,蹒跚着离去,口中喃喃自语道:“一切皆有定数,一切皆是虚妄……”那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愈发落寞和沧桑。
随着传言的不断扩散,甄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那传言如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在大街小巷迅速蔓延。百姓们愤怒的声音此起彼伏,纷纷要求官府彻查此事,还甄家大房一个公道。
人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这甄府二房也太恶毒了,竟然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一个壮汉挥舞着拳头,满脸怒容。“是啊,可怜那甄家大房,就这么被陷害,家破人亡!”一位老者摇头叹息,眼中满是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