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瞪大眼睛看着紫兰,“怎么可能?三娘子一向跟娘子很要好,有什么新奇的东西都想着咱们娘子!”
紫兰苦笑,直愣愣地看着徐楹。
徐楹一阵晃神,点了点头,“我信你。”
见紫兰如释大负般地吐了口气,徐楹暗想,原来被蒙在鼓里的就只有自己和紫竹那个二愣子。
徐楹见二人手里皆拿了料子在绣,问到,“今年的夏衫府里没送过来?”
紫竹紫兰对视一眼。紫兰无奈地道,“来送东西的廖嬷嬷说今年老夫人六十大寿,针线房忙着给各房的夫人娘们裁衣,忙不过来。只送了几匹新鲜布料过来。”
徐楹一看那料子就知那料子和往年的差了一大截,想必紫竹她们的份例只怕还没有。便道,“就着那料子给我裁两身就是了,余下的给你们自己裁几身新衣。估计她们送来的东西也不适合给嬷嬷裁衣,过几日到县里买了新鲜料子再给嬷嬷做新衣。”
估计再等不了几日,伯府那边还会再送一批衣食来,比这次好上不少。
京城永和巷,延宁伯府。
小董氏端坐在延宁伯徐霖右侧,看着眼前温润如玉的少年与自己夫君相谈甚欢。手里的锦帕拧了又拧,恨不得一把掐死眼前的少年,幸得袖袍宽大,没人察觉。面上还不得不装出一副慈母样。
“谨行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好不容易找个空隙,小董氏连忙插了一句。心理恨不得这个嫡长子永远回不来。
“回母亲,老师说谨行学问已到,今年可下场试试水。”其实徐桓早两年就被岳阳书院的一众夫子赞叹说有状元之才。只是他外公苏廷说少年得志易不知天高地厚,将他遣去苏家名下的铺子隐姓埋名地做了半年的小工。这才又把他送回岳阳书院继续念书。
在小董氏眼中,徐桓这就是赤果果的炫耀。整个京城都知道延宁伯二公子徐槐读书不行,招猫逗狗比谁都厉害。
徐楹是小董氏的眼中钉;徐桓是她的肉中刺。
当年她小董氏嫁进徐家是不光彩,可为什么她的儿子,她的第一个孩子要顶着一个“槐”当名?这是要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愧疚吗?
屋内的气氛有些冷,徐槿娇笑着去拉徐桓的手。徐桓不着痕迹地避开,“三妹妹今年十岁了,男女七岁不同席。”
徐槿面色微沉。在徐家,她就是公主般的人物,父亲是族长,承袭延宁伯,还是朝廷正三品大员。以前有个嫡姐也挡不住她的骄傲。如今嫡姐终于被送走了,还不知道何年月回来。
“哥哥,您是阿槿长兄,怎能与别人相同?”徐槿很快又恢复一脸甜笑,嘟嘴撒娇道。
徐桓也不理会,直接让小厮把自己给家里人备的礼物拿出来,问道,“钰娘今日怎地不在?外祖家的三个舅舅好不容易集了七百八十七粒粉珍珠,给妹妹打了一套头面。今日正想给妹妹试试。”
一时间屋里一片静默,落针可闻。
徐霖咳了两声道,“你大妹妹身子弱,你母亲送她到庄子养病去了。前几日庄子里的管事还说她恢复得很好。下个月你祖母大寿,为父会派人接她回来。”
小董氏还想再说什么,被徐霖扫了一眼,立时噤声。徐槿低头,看不清神色。
徐桓的眼光一一扫过屋内几人。父亲淡漠,继母慈爱,嫡妹活泼可爱。两个庶妹缩在阴影里,像隐形人。一片歌舞升平般的宁静。只是为何容不下我和妹妹。
“父亲,谨行在淮南道时受了镇南将军相助,约了将军七日后去青芜县狩猎。”徐桓的声音依旧温和。
“镇南将军?可是柱国公仲家的仲将军?”徐槿抢嘴问道。
徐桓点头,“父亲,若不是仲将军,儿这回只怕回不来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