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刀鱼(2 / 2)

这种自信不是凭空而来。按照刀鱼习性,它们在湖中产卵,再顺长江游入海中生长,并于次年春季再次沿长江逆流入湖。周而复始。因此,养殖人员沿着这条洄游路线,测量了长江水流在不同地点的水温和盐度变化,养殖过程全程模拟。

在这种和自然水质并无太大差异的养殖环境中,刀鱼丰脂状态非常良好,和野生品种无异,并且通过天然饲料的改良,不仅肉质鲜美,且营养也更加丰富了。

它们的洄游过程分三个阶段,但鱼肉品质最佳的时期是春季洄游湖泊时。刀鱼通过冬季在海中生长,再沿着长江逆流入湖的过程,水温、盐分和食物链也发生着重大变化,鲜味愈浓,因此春季的长江刀鱼肉质最为鲜嫩甜美。

听完食材介绍,小林嘴角不禁轻抽了一下,语气毫不含蓄,直接问道:“Youran,你能拿出中餐的顶级食材和我来一场PK吗?”

小林目视着步悠然,语气竟满是真诚。他快被逼疯了,二人决斗过几个回合,但对方从不拿顶级食材来比。所以最后,小林还是忍不住激将道:“别告诉我,中餐里就没有顶级食材。”

步悠然一脸无辜:“顶级食材当然有,不过,好食材不是要留到后面更激烈的比赛用?”

“纳尼?”小林的表情瞬间石化。只从眼神就能看出他丰富的心理活动:你个候补队员,居然这么狂妄自大?

步悠然也顺势回了个挑衅的目光:就是,你能咋地?

二人的表现进行到这儿,台下的观众已经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哎呀,看来俩人恩怨不小呀。”

“是呀是呀,不过这步悠然是不是轻敌啊?小林厨师预赛成绩可是前三,而她只是候补队员,这场输了可就彻底被淘汰了。她还一副自大的模样,只怕一会儿哭都没地儿哭了。”

“我觉得小林厨师不必这么小心翼翼吧。我看这气氛,好想要提前决赛一样。哪有这么严重。”

看着小林那被气紫了的脸色,步悠然觉得这波煽风点火应该起到了作用。她之所以要来这一出,就是要尽量激发小林的斗志,和自己来一场最激烈的战斗。

对抗黑暗食神,要依靠她自身最强大的气力爆发。这种气力的激发除了自驱力,还有一个很重要因素,那就是对手。遇强则强,越是高手对招,越能激发自身潜能,逼迫最强气力井喷而出。

此时,小林的确有些咬牙切齿了:“好。既然步大厨这么有信心,那我就不客气了!”

“客气倒不必,不过如果你真想和我用顶级食材对垒,不如我们选择开放式PK,每人两道菜,第一道按约定做鱼,但第二道我们就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做一道自认为最无法超越的菜如何?”

这个提议顿时让小林眼前一亮。这正是他所期盼的! 叫你狂叫你狂,今天不把你打服气我就不叫小林桑!

对抗的气氛已经高涨。观众们都迫不及待的鼓起了掌。

“电视机前和现场的观众朋友们,我们这场激烈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主持人显得更兴奋了。

于是,两个厨师团队走到烹饪区,在大家的期待中开始了这场意义不凡的淘汰赛。

按约定,第一道就做长江刀鱼。本来,步悠然准备的食材库里有不少珍贵鱼类。但在小林说出多春鱼的那一霎那,她的头脑里第一个展现出的,就是这应了时令的长江刀鱼。

从古至今,人们对刀鱼的情感可谓极其丰富。明前鱼骨软如绵,明后鱼骨硬似铁。明前吃刀鱼早已深入了骨髓,古书中更是记载了大量春日食刀的诗句,例如: ‘春潮迷雾出刀鱼 ’ 、‘恣看收网出银刀 ’ 、‘明前鱼骨软如绵,明后鱼骨硬似铁’ 和‘宁去累死宅,不弃??鱼额’。

以前刀鱼产量丰富时,几元一斤,或用些青菜去渔船换取都可。但后来产量减少,原本几元钱的鱼,却被炒到一斤近万元。直至现在,彻底禁捕,更是一鱼难求。不为别的,只为在这二月,吃上一口熟悉的味道。所以一切皆是缘分,既然赶在了时令上,那就是天选的食材。

红烧刀鱼、刀鱼馄饨也是长江沿岸很常见的做法,但老百姓烹饪刀鱼,最常见的还是不刮鳞,只配一点猪油上锅清蒸。鱼鳞中含有大量脂肪,遇热则化,会渗出点点油星,使鱼肉口感更佳。更为神奇的是,猪油和清雅的刀鱼混合后,会被激发出尤其鲜美的味道,让人惊叹不已。

步悠然决定就沿用这最平常的菜单,但在此基础上稍作改良。

首先就是鱼刺。长江沿岸的传统吃法很少去鱼刺。明前鱼骨软如绵,这二月的刀鱼,鱼骨很软,鱼肉极嫩,咀嚼绝对是种多余,人们会用抿和吮来享受鱼肉的柔嫩。于是,边吃,边用舌尖轻轻将刺剥出,边享用鱼肉边享受这获得鱼肉的过程。

可海外的食客不同,由于饮食习惯不同,他们对鱼刺有种天然的敬畏,因此步悠然本着尊重的态度,决定将这每条小鱼里的鱼刺全部剔除。刀鱼本就不大,但这鲜嫩的鱼肉中却有着近千条小刺。

最新小说: 我用中华美食称霸北美 冰雪映象3·逐鹿[花滑] 赞助人[娱乐圈] 谁来剪月光 综影视之长乐 盘点历史谎言,从朱棣吃猪粑粑开始 我在清初的那些年[清穿] 导演她说了,不要在咒术界拍戏 如果江鱼爱豆米 千手归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