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递台阶
断肠草这个外号,兵部尚书并两位侍郎都听过,戍边的将兵每每被调回来述职再分配,就会向京中人传说。
那间小小的酒肆,用断肠草酿酒,给他们这些戍边断肠人灌了一坛子乡愁。
赵尚书甚至还喝过这种“断肠酒”,入口带着些甘甜,并没有寻常酒的辣味,但是酒液一流入喉咙,便带起了火辣辣的感觉,配合草药的清苦,直让人落泪。
“刚离家乡时没咋觉着,甚至对新地方还有些新奇,但真遇上难事儿,就真又悲又恼无人能说,眼泪还只能往肚子里流。这酒先甜后辣再苦,真是绝了。”
赵尚书依然记得这形容,也听过这些将兵讲起过酿酒人,只知道是个厉害的小娘子,那些神乎其神的赞誉他根本没在意。
从军三年看只猪都眉清目秀的,戍边将兵虽然每日还算自由,但那种边陲小镇怎么可能出大美人,怕是白净些的都能让人当天仙了。
但看着萧弄音这张脸,他才知道那些赞美所言不虚,只是天仙这个形容不贴切,她的美不出尘,不素雅,她是那种金银堆砌更能突显出的美,是脂粉最适合装扮的那种美人。
“娘娘……不是在与臣开玩笑吧。”赵尚书回神,嘴里有些泛苦,眼前这位美人若真是边镇那一位,他胡扯的话就根本没用处了。
“您觉着当着太后的面,我有闲心与您开玩笑吗?”萧弄音的笑容甜美依旧,声音还带上了个勾人的尾音。
“既然您不肯信,那我就帮您回忆您下给手下人的文书。”
“凡持商队通行印信的,皆可以放行,不必追究商队人数与印信上是否相符,也不必核实商队人是否与印信描述吻合。”
赵尚书不知道该如何应答,他没想到萧弄音甚至能说出他文书的具体内容。
他犹豫了一下,见太后一脸肃穆,像是要严查的样子,也不再在稍一查问就要暴露的事上扯谎了。
“是,不过这命令的初衷是不想频繁核实误了时间,商队印信发放到他们通关,不知变动了多少,若是多招了个人手都要慢慢上报核实,工程也太大了。”
“而且商队是为了贸易去的,压着队压着货,他们的生意也没法做了。”
太后听不下去他的诡辩了,打断道:“他们的生意如何做,需要你一个兵部尚书来担忧的吗!”
“朝堂上已讨论过了,之所以严定商队规矩就是怕这些走南闯北的人中混进了草原奸细,我们还不知道。”
“结果你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草原奸细是不知道有没有混进来,我大梁朝的子民都被当成牲畜给卖到了草原去!你是不是就是想要私通草原!”
赵尚书被她说得心跳不已,听到最后膝一软直接跪了下去:“太后娘娘明察啊,这可不全是兵部的责任啊!”
“户部管着这些商队的印信发放,但是他们总是胡乱填写数字内容,支使着我们兵部四处寻问。不能总叫着我们兵部倒霉善后吧!”
“我们兵部动不动就要打仗,凭什么他们安逸待在中原拿笔一划拉,就让我拿命拼前程的兵部人马替他们上下查问缺漏!”
他不敢担这罪责,这可是祸及一个家族的大罪,然而这殿内此时就有一位被他甩锅了的户部侍郎。
“赵大人,你慎言比较好,若是没有证据空口说白话,污蔑同僚可要一并论罪。”萧沉壁等着他说完,面对太后的目光不缓不急地说道。
“证据?萧家小儿,你户部积压了我兵部多少问责书?一桩桩一件件都能拿来做证据,都是写明了是你户部文书出错了!”
萧沉壁神情不动:“赵大人,你每每问责,我户部都有调查,只要核实是户部治下官吏出了问题,都立刻按咱们大梁朝律法罚了。”
他说着刻意般地上下扫视了一遍赵尚书:“可不像你兵部,胆大包天竟然瞒着朝廷私自就给人下命令了。”
萧沉壁的话没有半个字说错了,却让赵尚书恨得牙痒。从前即便把这种事拿出来说也不会管用,朝廷反而会觉得是兵部小题大做趁机揽钱。
所以赵尚书直接“灵活变通”,吩咐下去让手下人便宜行事了。
赵尚书也是六十余岁的人了,被顶得说不上话便吹胡子瞪眼,一副忍着对萧沉壁破口大骂的样子。
赵家也算是个世家,只不过比不上萧家这种大世家。平时的时候,各世家间还能稍稍照拂着,到了这种情况下,却是根本没办法指望他们捞人的。
萧沉壁甚至觉得赵尚书就是个蠢货,做手脚做得人尽皆知,连她妹妹一个边境卖酒女都知道。最后被逼上绝境就慌不择路了,竟然往大世家子嗣云集的户部扯。
他们怎么可能与他一起分担罪责?户部做事向来就滴水不漏,是赵尚书可以轻易攀扯的吗?
“那真是买卖人口,这些人口你户部每每统计怎么我没发现异样?”赵尚书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