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颜宁的出现,让俱乐部选手成为国家队也认真考虑的对象,以俱乐部为单位参加参赛的选手在比赛中获得好的名次也会被通知愿不愿意参加国际比赛。金樱子当年以俱乐部身份参加青年组比赛,国内集训国际名额等一个也不少。
这很大程度上是宋颜宁给裁判或国家队观念上的改变。
“没有,俱乐部选手的发展是必然的。”宋颜宁浅淡的说道。
人民经济水平提高了,精神需求有了,俱乐部也多了,设备也完善了,像花滑这样小众又对个人艺术素养和身体素养要求比较高的项目,自然就有人参与了。
金樱子只看了她一眼,笑而不语。
“但是你还是很特别的,宋颜宁。”
金樱子从不喊她前辈姐姐什么的,一向直呼其名,也不是说不礼貌,她就是觉得两人同龄人没必要那么生疏。
“你在,我们总是觉得很安心。”金樱子轻轻说道。
说完她冲宋颜宁笑了笑,眼神真诚纯粹。
就像那年世锦赛,她看到宋颜宁长节目后背弓起的曲线,一瞬间她心中有一种尘埃落定的踏实感。
她知道宋颜宁从不让人失望——并不是说她总是夺冠,而是她身上的那股劲儿,让人总是能愿意看她的节目,永远都心甘情愿的送上祝福,哪怕名次不尽人意,她的节目也不会让人失望。
宋颜宁于如今的中国女单,宛如海中灯塔,一直亮着,每一个练花滑的中国小姑娘,不管有没有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志向,至少她们在被采访的时候,写下的目标不再是云静恩这样的名字,而是宋颜宁。
“我很高兴这周期能与你并肩作战,也觉得自己很幸运能遇到你。”
金樱子对她笑。
成为宋颜宁的战友,她觉得很幸运,追随她的脚步,她也从不后悔。
一周以后,宋颜宁与李言蹊登上去韩国首尔的飞机。
北京冬奥会前的最后一场世锦赛,事关北京冬奥会,整个国家队从选手到教练甚至是解说员倾巢出动,来到韩国首尔准备一场盛大的赛事。中国队如此,其他国家也不遑多让,花样滑冰作为冬奥会最受重视的项目之一,在冬奥会项目中一向人气颇高。
宋颜宁到了赛事准备的酒店就看到很多熟面孔,她跟李言蹊安顿下来后就去找先去找郑胤,跟国家队汇合后再去准备比赛。
宋颜宁以前也来过韩国比赛,韩国虽然是第一次举办世锦赛,但之前举办过不少次的四大洲,宋颜宁就参加过一回。
韩牛她没吃过,明洞她也没逛过,当初第一天吃了泡菜,莫名其妙的闹肚子,来了以后参加完比赛人就走了,自然那次的比赛她也出现了失误,好在拿了第一。
宋颜宁为此这次特地让李言蹊带了点料理的材料,她跟李言蹊来之前就说好,要么他来给她做料理,要么他找锅碗瓢盆让她自己做料理,反正这次她是绝对不会去酒店里吃泡菜的。
宋颜宁以为是她自己的个例,等见了郑胤以后才知道这次国家队也严阵以待。国家队参加世锦赛的队伍里除了翻译队医之外,郑胤这次还让自己妻子来了,乔华,这位郑胤的恩爱妻子,前国家队双人滑TOP级女伴,现任中国花样滑冰协会副主席,这次来韩国只有一件事,就是每天买菜给队员做饭。
宋颜宁很是震惊,后来聂梦池跟洪莹莹悄悄告诉她,过去韩国举办过一次总决赛,当时乔华跟郑胤还是在役运动员,在韩国比赛三天闹了三天肚子,最后拿了一枚银牌。
郑胤自此引以为戒,这次来世锦赛这么重要的关口,他宁愿经费不够以后自掏腰包,也要让这帮队员把饮食给保证好。
宋颜宁欣然过来蹭饭。
这一次的世锦赛气氛相比上两个赛季多了一丝凝重,宋颜宁倒是很熟悉这种气氛,每个周期第三个赛季的世锦赛都会这样,事关冬奥会名额,大家都不敢大意,能来到这个赛场的都是这一时期国内最顶尖的选手,这一赛季的世锦赛跟冬奥会,是这一周期最强的选手阵容。
宋颜宁有条不紊的准备自己的热身和训练,在饮食问题解决以后她的心情都畅快不少,也知道了郑胤为什么带自己的妻子来——做饭是真的好吃,她突然就理解了郑胤退役后还能保持这样微微发福没出啤酒肚的模样实在是难得。
世锦赛前的合乐训练就已经有大量的镜头过来找新闻素材,从选手成功了几个跳到选手的衣服都几乎成了新闻的材料,短暂接受采访的宋颜宁客气的表示自己会尽全力,但依然给自己留下了余地。合约期间四个短节目的出场顺序通过抽签也出来了。宋颜宁最后一组第五个出场,正好跟压轴的雪乃紫歌凑成一对3Acp,而迎接她们的就是来势汹汹的俄罗斯女单。
※※※※※※※※※※※※※※※※※※※※
大家晚上好啊~
这周唠说几个关于名字或地点的由来吧~
我写文是属于设好一个大致方向,但细节处顾及不到的那种人,比如说很多地点都是写到这个地方现想的(虽然我为了写冰雪映像真的买了一套中国地图册和世界地图册)。宋宋同学的训练基地在多伦多这个地点其实定的很随意,之所以设定在多伦多是因为我对加拿大脱口而出能立刻叫出来的两个城市一个是温哥华一个是多伦多。当时写宋宋找教练的过程中,第一站是让宋宋去的温哥华上了一个短训,所以第二站长期训练的地点就成了多伦多——这两个地点的设定是完全随机的,因为我随机的先写了温哥华,所以后面那个就是多伦多。如果当初先写的多伦多,那后面就是温哥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