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夫人慌忙捂脸,慌张道:“真的吗?我从前就是皮肤略微黄一点,从没有长过任何东西,张嬷嬷,张嬷嬷,你过来看看我的脸——”
张嬷嬷年纪大了,在室内看不清夫人的脸上有什么,旁边一个年轻的丫鬟过来仔细看了,回道:“夫人,是有的!我十几日前看到过,但褐色的斑点没有今日的多。”
叶夫人气急。
一边吩咐人拿来铜镜,一边捂着脸惶恐道:“干女儿,这,这,这个斑点会越长越多吗?”
丫鬟很快拿来了镜子,但铜镜里哪里能看得清楚?镜中只有一张惊恐不安的脸。
楚茨道:“干娘,若是你还继续做贾叶那所谓的皮肤保养和擦这香膏,褐色的斑点肯定会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大。”
叶夫人惊恐:“那……我不保养了,我不擦了,我不想变白了,只希望从来没有碰见过贾叶,没有用过她给的东西。皮肤还和以前一样……”
叶夫人咬着牙,恨极了贾叶,她就知道,背后说人话坏的人肯定不是好人,当即如突突枪一样将贾叶先前在她面前说的关于贾氏的坏话全部说了出来,“我先前不知道她姑母是你的时候,还可怜她来着,还想给她说粮商那敦厚的儿子。亏得还没说出口,不然我真是作孽,白白害了人家儿子。”
贾氏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明明皮肤保养是自己的女儿好心给她做的,怎么侄女招呼都不打一声,白白拿去了不算。还不知添加了什么些害人的东西,她也是一阵后怕,心里原本还想着开个店给女儿做这个事情的。后来是怕女儿太辛苦了,没有提。若是自家开了这店,贾叶去祸害了人算到自家头上,同时姓贾又是从女儿这里出去的做法,那些人来找自家来怎么办?她这一辈子挣的钱,都不够赔的。
这个侄女,先不说企图害死自己,自己还有些不信。现在连外人都觉得侄女有问题,再观侄女现如今的做事,那真是……
叶夫人觉得要绝望了,想到自己以后顶着满脸的黑斑,她怎么敢出去,生意还怎么经营,儿子会怎么看自己?以后怎么见亲家……叶夫人一时觉得这一生都完了,恨不得生死活剥了贾叶。
“干娘,你这发现得还早,是完全能治好的。”
立刻,叶夫人觉得天也清朗了,心情也好了,泪水冲出了眼眶,抱住楚茨道:“我的好干女儿——”
“干女儿,要是你能给我治好,干娘就送你一个大大的宅子!一个还不够!”
“还有,比我先做皮肤保养的张夫人,王夫人,兰夫人,干女儿,你也一起帮她们看看吧!让她们一人送你一个,许城的宅子你不稀罕,她们还有京城的……”
楚茨笑着不说话。
“现在,先用饭吧,我快饿坏了。”贾氏见事情终于有了解决的办法,放下心来。
叶夫人立刻找人传话。
像是放下心来了,叶夫人今日也比往常吃得多了一些,一旁的张嬷嬷笑眯眯地看着。
杨明奎回到正房看见贾氏不在,婆子告诉她,“夫人去小姐那里了,说今晚不过来了。说是明日一早和小姐走得早,就不打扰你休息了。”
杨明奎坐在以上沉思了一会儿,起身出门。
楚茨得到下人来报继父出门的消息,微眯了眼睛。看来先前找的掌柜是有用的,不逼杨明奎一把,谨慎狡猾的老狐貍是不出动的。
杨明奎坐着马车除了门,到了贾氏的那家食肆店,将马车交给小二,找了侄儿出来,不知道说了什么,两人从后门出了门,往食肆背后的一条小街去了。在一所三进的宅院的侧门停下,敲了门,门口一个婆子过来将门开了一道缝,见到来人。
婆子高兴地说道:“老爷回家了。”
楚茨听了下人的汇报,原来如此啊!灯下黑啊!怪不得过了这么些日子也没抓住杨明奎的把柄,他将老窝放得如此近。
知道地儿就好办了,楚茨让机灵的婆子去街坊邻居打听。
赵婆子拿着主家的五两银子,只花了几钱银子买了些糕点,就将杨明奎的外室打听得清清楚楚。剩下的银子装进了自个儿的口袋里。以后给小姐办事愈发上心了。
那三进的院子里住的是一家人,男人是个有本事的,三进的院子是男人挣下的,只是常在自己的店里忙碌,不常回家。家里一个女主子,是个娴静的,平常不喜欢串门。三个儿子,大儿子已经长大,在外面做事了,二儿子十岁,小儿子才五岁。
平素里,一家子不爱出门,连平素用的布料都是有人送上门的。
真是小心谨慎,难怪这么多年了,贾氏也没有发现。
不过,这么谨慎倒是有些难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