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眉飞眼笑道:“同是吕家兄弟姊妹,今日夕池考上了秀才,自然是要相互扶持的。以后,大陵国朝堂,咱们吕家也当有一席之地才好。等老爷回来我自给他说,愿意进学的吕家子孙,自会给他找最好的夫子。只要专心进学的孩子,每月月银再多二两银子。”
杨氏看了下三房,洋洋得意,目前就只有他儿子能进学,能得到吕家丰厚的资源,多出的银子是意外之财了。
杨氏对姜氏又是一番感谢,又是一番奉承,乐的姜氏的嘴就没合拢过。
二房得了好,三房自然不甘人后。
梁氏在女儿们的簇拥下,来到姜氏跟前。
好话都让杨氏说尽了,梁氏绞尽脑汁,扯了一个笑容,道:“大嫂,今日中秋佳节,又逢二公子中了秀才,真是双喜临门呀。再过不久就该三喜临门了吧正好,家中有个等了他几年的未婚妻,正好三喜临门啊!”
姜氏听见“二公子”的称呼就有些不喜,想着今日儿子喜事,按下没发作,不想三房如此不识趣。那孤女平常和丫鬟待着,知道自己不喜她,也不到她面前来献殷勤,倒是个识相的。今日梁氏不提,她差点没想起这个人来。
要不是知道梁氏蠢笨,她还真以为那孤女买通了人,为她说情呢!
梁氏的三个女儿听见她娘马屁拍在了马蹄上,又见上首的人脸色不好,暗暗叹气。娘不会说话是早知道的,就不该心存侥幸推她出来。
杨氏看着梁氏吃瘪,心里愈发得意。这梁氏就是不会看脸色的,不知道大嫂早就后悔当日抢了隔壁那位的亲事过来给亲儿子,早就后悔了吗?不然也不会在中秋节这样家人团聚的日子,也不叫那孤女过来凑热闹。啧啧~~听不懂人户,看不了眼色,三房真是没眼看啊!
被打扰了兴致,姜氏觉得无趣,擡手道:“时辰也不早了,大家回去歇着吧!”
陪房张妈妈走上前来,脸上带着喜色道:“恭喜夫人,夫人夙愿得偿。”脸上有带着担忧之色:“那梁氏虽然蠢笨,说的也是个理。公子为着考中秀才,耽误了亲事。现在事情圆满,这么一来,公子的亲事提上日程了么?那位知晓了,会不会闹着让履行当年婚约?”
吕姜氏按了一下眉头,这是她的烦恼事。
吕姜氏自小便喜做低价进高价卖的事,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跟着她爹去自家店里。小门小户,规矩没那么多,她爹也是喜欢带着她东穿西走。
在她看来,货物如此,人也如此。
如果有亏损了,就要趁早出手,货烂在自家手里,可就是分文不值。
而现在,儿子的未婚妻就是快要烂在手里的货。
十年前,有一次丈夫和人喝酒,见到他家的小女儿玉雪可爱,当即就给他儿子订下了亲事。
自己的儿子第一次见到人家,就嚷着非要娶人家不可。姜氏那是也觉得对方比他们富裕许多,也有些心动。于是,和夫君商量了,就将未婚夫替换成了自己的亲儿子。
谁料,孩子长到十岁时,那对夫妻双双去世。夫妻俩就让粉妆玉琢的女孩儿在家里住着。
儿子成日都和那孤女在一起,十分欢喜。她怕这样下去,那孤女持宠而娇,以后她压不住。故意冷落着,想着将她的性子养得柔和甚至谦卑一些。
儿子将来有更好的前途了,留她在,就是错了。孤女对于儿子日后进官场没有任何助力,儿子是断断不能娶的。
希望她识时务,好打发。
“不如作妾?”张妈妈犹豫地建议。
想到女子娇弱白皙,五官精致的模样,是个以色侍人好坯子。
姜氏断口否认:“不行,她生得那般貌美,有了这样的女子成日在跟前,儿子还能安心念书?不好不好……”
张妈妈道:“也不见得。公子还是最听你的,她再是美貌,这么些年,公子也不是没有碰过她?她若真是敢恃宠而骄,误了公子,还能逃得出您的掌心?”
姜氏不太同意,男人一旦开荤,食髓知味,这心偏向谁就不好说了。
不如将这些可能扼杀在萌芽状态。
吕姜氏喝了一口茶,缓缓道:“今日怎么为她说起话来?”
张妈妈道:“我这不是前几日回了一趟府上,姜老爷把我叫了去。说名声对于读书人来说尤为重要,对于公子以后出仕为官更是。告诫我要劝你,凡事不要操之过急。做事尤其不要给人留下把柄。那位在这里住了这么些年,突然将她赶出去,她四处乱说可是不好。”
吕姜放下茶盏,轻蔑道:“她敢!”
张妈妈道:“防人之心不可无啊!那位又是个会写字的,毒哑了她也没用。何况,公子才刚考中秀才,咱做事千万低调,一个不慎,影响了公子的名声,兹事体大。”
吕姜氏竖目:“等我儿到府城求学,留下她一人,我再好好收拾!我不相信,还能被一个丫头片子缚住手脚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