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出国留学的事情定下来后,宋知言也跟胡夫人交换约定。对方很乐意帮他写推荐信,至于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则要等六月份毕业后再慢慢商定。
年前的生活依旧在继续,沪市还在降温。
宋知言早上起床越来越困难,见他穿着珊瑚绒的睡衣窝在被窝里,周淮之也不忍心叫他起床。好在少年虽然嘴里嚷着不愿意,却还是会慢吞吞地起床。
一起吃过早饭后,两人一起出门。
周淮之去上班,宋知言去遛狗。
和此前的生活一样平淡,也有一点不一样。
那就是宋知言和贝亚几乎每天都可以遇见雷阿姨和铜锣烧,他们出来散步的时间基本吻合。
有时候宋知言会主动跟雷阿姨打招呼,然后两人会坐下来聊聊天。有时候则不会打扰,而是和贝亚站在一边,任由贝亚观察铜锣烧工作。
这好像已经变成贝亚每天出门必须进行的一项活动。
它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总能远远地察觉到雷阿姨和铜锣烧在靠近,然后就站住不动,拉着宋知言在路边等待。
也有一次贝亚没控制住喘气声,雷阿姨路过的时候会侧头看来,小声问道:“铜锣烧,是知言和贝亚吗?”
“汪——”铜锣烧会小声应答。
而宋知言也会笑着回答:“雷阿姨,是我。”
问明缘由后,雷阿姨会善意地笑笑,夸奖贝亚是好孩子:“它应该是记住你上次的话了,所以没有打扰铜锣烧工作。”
自从那一次过后,贝亚在看见雷阿姨过来时便会刻意放轻喘气和呼吸的声音,实在太累了就会站远一点。
看着铜锣烧引着雷阿姨从远处慢慢走来,直接从他们面前经过,又安静地走远。整个过程不过六七分钟,但贝亚却格外安静,连带着宋知言也多看了好几眼。
他看见在上楼梯之前,铜锣烧会用身体挡在雷阿姨的身体前提醒她前面有台阶,然后才带着她往上走。
时刻注意着来往的车辆和行人,铜锣烧始终会走在外侧,让雷阿姨走在盲道上。
宋知言已经习惯贝亚走着走着突然停下,等雷阿姨带着铜锣烧走远,他还会打趣:“今天也见到了,我们该回家了。”
贝亚甩甩尾巴,这才跟着宋知言往回走。
某天,宋知言在房间里拼拼图,中途下楼吃东西。他从厨房里拿出一瓶走出来,便看见萍婶抱着一堆高高的棉被从外面进来。
今天是久违的好天气,萍婶上午就把自己的被子抱出去晾晒了一下。现在太阳快下山了,又赶快收回来。
冬天的棉被很厚实,萍婶被遮挡视线看不见脚下的路。
她前面必经的路上放着一把椅子,宋知言连忙出声叫她,然后就看见不远处趴伏的贝亚快步上前挡在了椅子前面。
正好拦住了萍婶。
萍婶以为自己踩到它,还被吓了一跳。
看见这一幕,宋知言手上动作顿住,他这才反应过来。
贝亚刚才是在学习铜锣烧,用身体挡在障碍物的前面,阻止萍婶继续往前走,就像铜锣烧用身体挡住雷阿姨提醒前面有台阶一样。
听宋知言说明后,萍婶一直夸奖贝亚聪明,还说要不是贝亚自己肯定就会摔跤了。
贝亚爬在地毯上任由萍婶摸它的头,吐着舌头笑,看得出来它也很高兴。
一天晚上,周淮之带着贝亚夜跑回来,也跟他说了类似的事情。
别墅区外围有路灯,周淮之带着贝亚慢跑,贝亚却突然停下脚步不动了,只转头看着不远处的路上,叫它走也不走。
周淮之顺着看过去,只见路灯下走着一个戴着墨镜的老年人。老年人没有和雷阿姨一样牵着导盲犬,手里拿着一根盲杖,一边探路一边前进。
想到宋知言前几天说的话,周淮之告诉它:“那个人和你们看见的雷阿姨一样,但是他没有小狗。”
老年人拿着盲杖路过他们,再往前有几级台阶。
在他摸索到台阶之前,贝亚就用力跑过去,他咬住盲杖的尖端走上台阶。老人感受到盲杖被带着往上挪动,便也知道前面有台阶。
见此,周淮之上前搀扶老人走上台阶,一边道歉。
老人摆摆手,说道:“谢谢,我都不知道这里有台阶。很感谢你们,它是退休的导盲犬吗?”
“不是,它还没满一岁。”周淮之三言两语说明贝亚最近的情况。
先不说备选导盲犬需要成长到一岁多才能接受训练,等训练完成和盲人配对大多已经三岁左右了,更别说退休导盲犬或许已经十岁往上。
老人很惊讶:“很少见到这样的边牧。”
一直等到老人带着盲杖安全走远,贝亚才愿意继续跟着周淮之跑着离开。
“贝亚很聪明。”宋知言抱着贝亚摸了摸,然后拿起梳子给它梳理毛发,现在贝亚的毛发已经很长了。
周淮之上去洗澡,再下来时接到电话。他明天早上要去一趟深圳,林非打电话来跟他确认一下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