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 章
正月初九,陈月红一家就匆匆回到了陵南市。
回到陵南市稍作休息之后,陈月红和张良立马开始到店里搞卫生。附近上班的人很多都回来了,有一些店家也开工了,他们也想早点开工挣钱。
由于停了半个多月的工,店里很多东西都落满了灰,有一些东西甚至发霉了,两人洗洗刷刷了整整一天才把卫生搞完。晚上让粮油店的老板送了米和其他一些东西来,两人准备明天就开门营业。等所有的事都做完了,张良才想起来要给李哥打个电话通知他来上班。李哥是店里请的送餐员。去年十月,店里忙得转不开身,陈月红和张良两人商量要请一个帮工。他们在门口贴了一张招工启事,很快就有人上门来应聘了。两人从来应聘的三人中选了踏实稳重的李哥。李哥的工作主要是送餐,兼职打打杂。他的工作时间是早上九点到晚上八点,中午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每月工资是两千五百元。
第二天,店里就开始营业了。李哥说还在老家,得等几天才能上班,所以店里暂时只有他们两人,女儿有张妈管着,他们不用操心。陈月红和张良又开始进入到紧张而忙碌的生活中。虽然生意还没有恢复,可事情还是有那么多,该准备的一件也不能落下。
第二天早上,张良比陈月红提早一些出门去买菜。陈月红哄了一会儿乖巧的女儿,随后也到了店里。她先搬两张折叠桌到门口的树下摆好,又扫地拖地,接着摆好蒸饭的钢钵。做完这些,张良差不多就回来了。随后张良开始准备那几样比较耗时间的菜,陈月红则在后厨忙着洗菜切菜、剁排骨等等。
厨房的事很繁琐,做了这个还有那个。总之有做不完的事。陈月红常常因为忙乱而切到手,不过这都是小事,用力按几分钟,等不出血了就又可以接着干活。就是不方便,也怕血弄脏了刚洗好的菜。关于洗碗洗菜,陈月红倒愿意过夏天,夏天虽然热,可是水不会像冬天一样冰凉刺骨。当然,张爸张妈一有空也会来店里帮忙洗,这给她减轻了不少的负担。
说起夏天冬天的话题,张良更愿意过冬天。夏天厨房里热得不行,他站在猛火炉前炒菜时时刻刻感觉身前有一个大火炉烤着,一身一身的汗往外流,衣服就没有干过。还有,春夏容易刮风下雨,这给他送餐带来很多的不便利。冬天除了早上去买菜坐电动车吹得两只耳朵生疼,其他倒还好。至少身上是干爽的。
自从开了这个快餐店,陈月红和张良都瘦了不少。在这半年里,他们一家人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每次都是等店里忙完,陈月红把所有盛菜的大盆收刮一遍,将盆底的一点汤汤水水盛出来放进微波炉里一热,这样便对付完一餐。要说一家人正正经经坐下来吃一餐像样的饭那是不可能的。并不是说他们舍不得吃,现在对于他们来说买一些好菜是很平常的事。就是每天都忙啊,等店里忙完了,饭点已经过了,胃也没什么知觉了;他们也早已累得不想动,就想着随便吃点赶紧把事接着做完回去休息。哪里还有心思去做什么好吃的。
除了吃饭随意,他们也缺乏休息。从开店到现在的半年时间里,陈月红和张良没有放过一天假。即使有个头痛脑热也硬扛着。
他们怕呀,怕一旦休息客人会流失。
做生意就是这样,不能随随便便休息。做餐饮更是如此,本身顾客就是为了便利才来吃饭的,如果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顾客很快就会流失。因为别人不知道你到底是做还是不做,遇到一次两次之后,客人就不愿意再来了。
所以,从去年九月开店以来到现在,整整半年的时间,除了春节的那半个月,其余的时间他们从来没有休息过一天半天的。因为他们知道,把生意做起来不容易,要留住客人更是难。做快餐除了要吃苦耐劳,更要持之以恒。其实不管做什么,坚持不懈是最基本的要素。
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只要手脚还能动,那就要开门营业。除非天上下刀子,不然决不可能歇业。
另一方面,陈月红也舍不得休息。休息一天就要少挣三四百元,还得倒贴房租,这谁舍得休息。去年十二月要不是立生结婚要赶着回去参加婚礼,她计划营业到腊月二十五。附近的公司大部分是腊月二十四放假,二十五还能做一天。
在这半年里,陈月红和张良每天早上七点半起来,一直忙到夜里九点收工。回到住处最早也要十点。两人连逗孩子的精力都没有,洗漱完就恨不得马上躺床上睡觉。孩子一哄睡,他们马上就呼呼大睡起来。第二天又接着重复前一天的工作。周而复始。
陈月红现在毫无形象可言,整天穿着油渍斑斑的宽松衣服,头发也总是凌乱不堪,给人邋里邋遢的感觉。
有时她自己都不好意思。真的,与来店里吃饭的年轻女孩们光鲜亮丽的外表比起来,她的穿着完全不像是二十多岁的年青人。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并不是她不爱收拾干净整洁,而是讲究不了。夏天里,她和张良一天换两身衣服,上午一套,下午一套。可是厨房太热了,才换上就又出了一身汗。冬天虽然不出汗了,可是进厨房做一会儿事,衣服很快又脏了。不是洗碗溅到油渍,就是衣服下摆擦到锅底黑。总之,再崭新漂亮的衣服都穿不出世来,她只能选价钱便宜、款式简单的衣服,这样方便做事。另一个,万一沾到太多油污洗不掉,丢了也不会觉得多可惜。
至于头发凌乱,那更是没办法。尽管每天进店以前她都会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橡皮筋扎成一个丸子头,可是在店里跑来跑去忙上一阵就不成样子了,细碎的短头发都跑出来了,乱七八糟地浮在面上。更不可能像别的女孩一样做时髦的发型,她的工作不允许她披头散发。那样很容易掉头发到饭菜里,也不方便做事。
吃饭没规律、形象邋里邋遢、休息严重不足,整天忙得像陀螺一样,这便是陈月红和张良这半年来的生活,也是千千万万餐饮从业者的真实写照。
今天因为是假期后第一天营业,又还有一些人还在老家,许多人就算来了也是自己煮饭,毕竟不少人从老家带了特产来。总之,今天的生意并不好,中午的营业额只有三四百元,晚上就更不要说了,路上连行人都没有。陈月红和张良守到晚上八点就关门了,反正也是没人来。关门前,陈月红特意望了望门前的马路,马路对面的垃圾桶旁坐着一个身材瘦小,浑身脏兮兮的老奶奶。她时不时朝陈月红的店铺方向张望,似乎在等待什么。陈月红看见她,立马向她招手,老人便小跑着过来。陈月红给她一些打包好的饭菜,老人接过,说了谢谢,然后就开心地朝巷子里走远了。这个老人每天都会到对面的垃圾桶捡塑料瓶,陈月红和张良来这里的第一天就知道,刚开始只是在心里觉得她可怜,也许是没有儿女的人。直到有一天,陈月红偶然看见她捡起一个年轻女孩喝剩的奶茶放进嘴里,她再也看不下去了。从那以后,她每天都会打包一些饭菜给老人。渐渐的,她们便形成一个默契,老人每天会准时等在不远处,陈月红每天也会给她留一些吃的。
关了店门之后,他们并没有回租房处,而是骑上电动车往村口方向去了。昨天匆匆忙忙的,店里还有一些东西没准备。像梅菜、酸菜、咸鱼等不常用的食材在村里的小市场卖得很贵,得到十里路远的大菜市场。趁着收工早,他们便想着去把东西采购齐全。
张良全神贯注地开着电动车,陈月红则依偎在他身后,缩着脖子躲风。虽然这里的气温比全国很多城市要暖和得多,不过现在还是早春,又是晚上,气温也只有十几度,况且他们骑的是电动车,“呜呜呜”的冷风从脖子里灌过来。忙乱了一天,两人的外套早已油渍斑斑。张良的黑色棉衣的前边不知什么时候溅到了一些油迹,左边卷起的袖口也擦上了锅底灰;陈月红的灰色外套下摆也沾上了菜汁,一片油黄油黄的。她脚上的鞋子也因为昨天搞卫生弄得脏兮兮的。好在要去的是杂乱的菜市场,没人会注意你身上什么样。
大约二十分钟,他们就到了菜市场。这时候的菜市场仍然很热闹,许多快餐店的老板会在这个时候来收便宜菜,还有一些上班族会趁着下班过来买第二天要吃的菜,市场靠外边摆了一排的菜摊子,人来人往的。陈月红和张良穿过人群,来到市场里边的一家干货批发部,这是他们经常光顾的店铺,价格给的实惠。两人没有在里边逗留太久,置办齐了东西就出来了。他们还想赶回来陪女儿呢。
两人骑着电动车往来时的路返回走,电动车后边的蓝色大塑料筐里装了大半框的菜,他们顺便买了一些土豆,莴笋等便于储存的菜。
现在已经接近夜里十点,路上已经见不到什么人了,连车辆也没有几辆,整洁明亮的道路两边的路灯上挂着一排的红色灯笼,那是为了庆祝新年而挂上去的。陵南的绿化做的很不错,路边的绿化带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路边的花圃里一年四季都盛开着各式各样美丽的花朵。
正当陈月红跟着电动车的移动轻松地欣赏着路边的风景时,她看见不远处的绿化带里坐着一个人,看背影身形,似乎是个老人家。但是还没来得及细看,电动车就开过了。陈月红的心里隐隐不忍:这么冷的天坐在草地上怎么过夜?也许是迷路了,也或许是一个智力不全的老人……总之不管是什么人,都是很可怜的。
她本来打算不多管闲事的,可是心里越想越过意不去,万一那人冻死在这里,那自己会良心不安的。
陈月红这样想着,终于忍不住叫住了张良:“停一下,停一下……”
“怎么呢?”
“我刚刚好像看见一个人坐在绿化带里,好像是个老人家。”
“在哪里?”张良听月红这样说,急切地问到。
“就在刚刚那个十字路口过来一点的地方。”陈月红往后边指了指。
“我们过去看看吧……,晚上在这过夜多冷啊。”
“走,当然要去看看。要是不知道就没的说,现在知道了肯定得看看,不然回家了也会心不安。你刚刚应该告诉我的,我光顾着赶路,没注意到。”张良说完马上调转电动车的车头。
两人来到刚刚的地方,确实看见一个老人缩手缩脚地坐在草地上。为了看清楚一点,张良把电动车开到近处。只见老人蜷缩在草丛里,身上穿着单薄的衣裳,一头乱糟糟的半短发,看不出男女,身下枕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包袱,就那样无遮无挡地坐在寒风里。
陈月红和张良的怜悯之心一下就出来了。尽管他们不富有,可是他们的心同样柔软。
两人下了车,走到那人的身边,小心地询问到,“你好,需不需要帮助?”
不过老人只是警觉地看了看他们,挪了挪身子,便不再理他们。陈月红看出老人应该是又冷又饿,她从电动车上取来刚刚在市场买的散装蛋糕递给了老人,老人倒是接过去了。
两人想,也许老人是听不懂他们说什么,或者是有智力问题的。
总之他们是沟通不了。不过也不能眼睁睁让老人家在外边挨冻。陈月红和张良一致决定报警。
张良拨通了报警电话,他和接线的民警描述了大致的情况,民警同志很重视,询问具体地址,并告知张良十分钟之内有民警过来。
报完警后张良和陈月红并没有马上离开,他们要亲眼看着民警和老人碰上面。
不到十分钟就有两名民警开着警车过来了。两名民警同志向两人了解了情况之后,也过去与老人沟通了。对于民警的问题,老人一问三不知。警察同志说先把老人带回派出所。
看着老人上了民警的车,陈月红和张良心里踏实了。两人浑身轻松地往家赶。
正月过后,店里的生意恢复到年前的水平。陈月红和张良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帮工李哥也尽心尽力地做着事。
时间很快到了二月。这天上午的外卖电话不少。有一些还是距离比较远的。请了李哥之后,为了发展生意,张良带着李哥把方圆十里之内的路边店铺和公司都派了一遍卡片。
接到订餐电话后,店里的三人马上又忙得像陀螺一样,张妈也推着孩子来帮忙了。
后来陆陆续续又有其他一些订餐的电话,这一上午,陈月红感觉自己跑得都要冒烟了。张良在灶台前热火朝天地准备菜品。虽然还是春天,温度并不高,可张良硬是忙得满头大汗。别人都穿着厚衣服,他却脱的只剩一件单衣,甚至把袖子挽到了手臂。没办法,工作量大,一直没停过,身前又有一个炉子烤着,想不出汗都难。这不,人家还穿大衣呢,他穿着单衣,背上却起了汗。